12月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拉開帷幕,在福建展館陶藝文化互動區,德化柴燒陶瓷作品頗受關注,陶藝匠人現場展示制作技藝,吸引許多逛展者駐足觀看。
現場,拉坯大師岑國新將泥料置于快速轉動的圓盤上,泥料隨著手的動作不斷變換形態,這是陶瓷開始成型的工序。而天津美院原雕塑系主任劉建強、工藝美術師黃茂林等也在現場展示陶瓷作品的制作技藝。
“原料篩選、坯料加工、拉胚成型、煅燒控制等,每一個環節都要控制好?!辩槲膭搱@負責人、國家一級技師李長春表示,專注每道工序,才能呈現出更好的陶瓷作品。
在煅燒工藝上,李長春致力傳承柴燒文化。這種古老的燒窯技術難度高,而今還在使用柴燒柴窯的匠人已經很少。柴燒期間要一直不間斷添加柴火,作品的成敗取決于匠人如何協調好火、柴、窯之間的完美融合。
所謂柴燒,即以薪柴為燃料燒制陶瓷器物的燒制方式,曾見于明代《天工開物》“陶埏篇”,可見其歷史悠久。上世紀80年代,德化開始倡導“以電代柴”,柴窯被電窯、氣窯取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對器物有了個性化的追求,才讓柴燒重放光彩。
除了德化柴燒以外,南平建陽區特產的建盞也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象征著不少中國傳統文化和技藝悄然興起,國潮之風復興?!敖ūK燒制一度中斷,沉寂數百年,直至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黨和國家對建窯建盞高度重視,組織和投入力量恢復建盞燒制技藝,才讓建盞得以延續,近幾年借著中國文化市場的活躍得以復興?!备=ㄊ》俏镔|文化遺產協會執行會長黃松濤對媒體稱。
據悉,兩岸文博會是大陸唯一以“海峽兩岸”命名的國家級大型文化展會,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屆,成為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對接的重要平臺,今年也如約而來。此屆兩岸文博會分為線下線上兩部分,這也是兩岸文博會首次舉辦線上云展會,針對當前疫情之下,臺灣地區展商無法大規模線下參展的情況,借力云會展、同時通過在陸臺商臺企、臺灣企業寄送展品至大陸并由大陸工作人員安排布展陳列等三種形式,完成組展招展工作。目前臺灣地區線下參展展位數236個,線上展商數300余家,線上線下參加企業數總和與往屆臺灣地區展商規?;境制?。
0